于蓝,1946年,先后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痛别99岁于蓝延安女子大学学习。“江姐”在观众心中永生于蓝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
韦衍行
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消息,于蓝的小儿子、著名导演田壮壮在朋友圈确认:曾经在电影《烈火中永生》扮演经典角色“江姐”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今天凌晨在北京去世,享年99岁。
于蓝,原名于佩文,1921年6月3日出生于辽宁省岫岩县。1938年10月,年仅17岁的于蓝穿越封锁线从北平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先后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延安女子大学学习。1940年,于蓝调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实验剧团。
1946年,于蓝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1948年冬,她主演了影片《白衣战士》。1950年3月,于蓝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在北影厂工作的30多年,她主演了《龙须沟》《林家铺子》《烈火中永生》《革命家庭》等经典影片,并入选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
于蓝的一生和电影紧密相连。1981年,60岁的于蓝欣然受命组建“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即后来的“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担任首任厂长及艺术指导等职务。于蓝从本该退休的60岁一直干到80岁,2001年才正式离休。2005年,于蓝获得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终身成就奖;2009年,于蓝获得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2019年,于蓝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
于蓝接受人民网专访
2018年,人民网推出融媒体文艺栏目《见证人丨致敬改革开放40年·文化大家讲述亲历》,专访了20位改革开放40年以来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大家。于蓝是第一位接受采访的老艺术家,也是最年长的一位。
6月,记者来到儿影厂宿舍,采访了当时已经98岁高龄的于蓝。坐在记者眼前的她,精神矍铄,声音依然健朗,明净而刚毅的眼神不减当年。当于蓝缓缓地讲述起那些深情的往事时,满头银丝仿佛一瞬间靓丽起来。在她纯朴温和的笑容里,没有功成名就的骄傲,言谈中显现出的是豁达乐观的淡定情怀。
“江姐”流芳 用生活滋养角色
1940年,于蓝调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实验剧团,成为了正式演员,开始了长达70多年的革命文艺生涯。作为“鲁艺”的一员,于蓝在抗战期间下乡为群众们表演话剧时,便树立起了扎根生活的念头。回想起那段时光,于蓝感触颇深:“要深入生活,生活就是创作的源泉。”
于蓝家中客厅一角
这样的信念贯穿了于蓝日后的电影生涯。在《龙须沟》中,于蓝饰演的是一位有着多重性格的北京妇女“程娘子”。由于不确定自己能否胜任这个角色,怀有身孕的于蓝便去了天桥一带,观摩老百姓生活状态;也去了德胜门晓市,揣摩妇女数票子时的神态和挥鸡毛掸子的动作;还去过很多大杂院,与普通的劳动妇女一起工作、一起生活。经过反复练习之后,于蓝最终找到了角色的感觉。
后来,于蓝又与编剧夏衍、导演张水华三度联手,合作了三部电影:《林家铺子》《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其中,《革命家庭》给于蓝带来了许多荣誉,包括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奖。在剧中,于蓝塑造了由普通家庭妇女成长为坚定革命者的女主人公周莲。
周恩来总理与于蓝握手
于蓝深情地向记者回忆了一段往事——1961年,在香山举行了一次有关电影方面的会议,这一天,周总理也来到了现场,于蓝站在众多名演员中间,一点都不起眼,可周总理还是一眼就看到了《革命家庭》里的妈妈,上前亲切握着于蓝的手,说道:“你演了个好妈妈!”
1965年,于蓝迎来了个人电影生涯中的巅峰之作《烈火中永生》。在影片中,于蓝用细腻的表演塑造了有血有肉、重感情的“江姐”形象。在扮演江姐一角前,夏衍曾特意叮嘱于蓝:“江姐有自己的特点,你演江姐,千万不要演成刘胡兰,也不要演成赵一曼。”这番话对于蓝启发很大,不能一提到女英雄,就是程式化的表演。
《烈火中永生》剧照。资料图
在理解和掌握江姐的精神气质后,于蓝在角色的每一次出场、每个场景拍摄中,都会反复琢磨、实践、排练,最后,终于形成江姐的形象。“江姐对丈夫的爱,埋得很深。”说起江姐这一角色,于蓝总有说不完的话。她脑海里的江姐,有着一种特殊的冷静与克制,“得知丈夫牺牲了,她在年轻人面前没有哭,怕引起恐慌。而夜里,她裹在被子里压着嗓子哭。”
几十年过去了,江姐的形象得到几代观众喜爱。作为人民的演员,于蓝认为这是最高奖赏,也是最好的荣誉。于蓝谦虚地表示,角色的成功最重要是江姐本身事迹感动人、教育人:“这个角色使人怀有信任、感到亲切,所以才成功,并不是我这个演员有多么了不起。”
于蓝接受人民网专访
无论是《龙须沟》中的“程娘子”、《革命家庭》中的“周莲”还是《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于蓝始终认为,只有深入生活,在人民生活中汲取演员所需的养分,诠释的角色才会让观众感到亲切动人,才能创作出经典的艺术形象。她曾说:“在我自己的表演生涯中,每个角色诞生的过程,都给我带来了许多难忘而幸福的经历。人民群众是我的好友,也是我的老师,给了我创造的依据和创造的活力。”
花甲之年 对儿影厂倾注心血
改革开放后,中央工作会议号召全党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当时已经60岁的于蓝受命组建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并成为首任厂长。于蓝认为,作为一个儿童电影制片厂的厂长,必须完全献身于儿童电影事业,“必须要拍出拳头一样的硬的好的作品给孩子。”
于蓝和小朋友们。资料图
儿影厂成立之初,条件非常艰苦,厂房设在北影厂传达室边一排杨树后临时建造的一排极其简陋的平房,一些拍摄设备和办公用具都是于蓝向厂家打欠条赊账借来的。“1983年冬天,办公室门后的弹簧断了,那门瞬间弹了回来,夹到了我右手的手指。”记者听着揪心,她却轻描淡写地继续说着,“到了医院,医生说接上断指康复得20多天。我嫌太长影响工作,就让他直接缝上伤口算了。”
在于蓝任厂长期间,儿影厂给全国人民交出了漂亮的答卷:《四个小伙伴》获1982年第12届季福尼国际青少年电影节最佳荣誉奖、共和国总统银质奖章;《应声阿哥》获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奖儿童故事片奖;《少年彭德怀》获1986年第6届“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
于蓝接受人民网专访
除了为少年儿童不断带来佳作之外,于蓝还先后领导创立了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中国电影童牛奖、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为推广传播中国儿童电影文化、推动儿童电影的国际交流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于蓝还提交了关于发展中国儿童电影事业和前景展望的提案。
于蓝从本该退休的60岁一直干到80岁,2001年才正式离休。退休后,于蓝仍时刻关注着少年儿童事业和中国儿童电影事业的发展:“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只有拍出更多更好符合儿童特点的影片,才能满足儿童求知欲望,才能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