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少只看见换个马甲进搜房这么搞过,裂了的。转个背业主就跟另外的朋友说了,装修经典语句1、我墙壁裂了。若再把售后的维修跟上,但这句话已经被太多的装修方看淡了。
装修经典语句
1、我墙壁裂了。售后过程中,常常是这句话,但装修方确实很为难,也想追求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防裂手段,甚少只看见换个马甲进搜房这么搞过,效果如何还有待考查。裂吧裂吧不是错,大家都习惯了,正常正常。只是能进场前先告诉业主就不会产生心理落差了,若再把售后的维修跟上,业主们也应该能够理解的,若真不理解的话,去看看那些装修方自已的家吧,一样的,裂了的。
2、还有好几套房子都是等着看我的装修效果,跟倒起我装,决对给你们拉过来。业主谈价时必须说的话,算是对装修方的“诱惑约束”,但这句话已经被太多的装修方看淡了。常常看见让价让得很到位的装修方一套都没接到后续的业务,原因很多,有的是业主根本没有能力去影响其它几套业主的“装修选择意识”;有的是通过这句话压了很低的价,但出来的工程质量却拒绝了后几套“潜在客户”;有的是因这句话报低了,转个背业主就跟另外的朋友说了,没有一点“保密”的意识在里面。所以,渐渐的,这句话的份量是越来越轻了,但是业主们还是常挂在嘴边以求得到更优的价格和更好的质量。
3、能不能少点嘛,你想嘛,才买了房子,装修又要花钱,确实没得恁个多钱豆嘛。便宜点撒。在进行费用谈判的时候,业主基本上已经敲定装修方,但又想对方在价格上再进行让步,常常说出这句“肺腑之言”,这种苦肉计的用法还得看对方的“同情指数”有好高,说实话,这招对装修方的用处不大。首先,人家不可能不找钱;再者,业主一味要求便宜点,对材料、工艺没作要求,当然是可以便宜下来,呵呵,只不过做得孬点就行了。
4、你们是装修公司还是施工队?这是一些懵懵懂懂就闯到人家工地看现场时,最容易问的一句话(当然网上q聊的时候,这句话也比较频繁),其实人家倒还可以反过来问你,你想要施工队还是装修公司。你想找施工队,行,我不通过公司就是施工队了;你想找公司,行,我挂靠一个公司就是了,反正做事的都是我。有人说装修公司是有中国特色的产物,有人说装修公司应该叫做中介公司。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业主的这一经典语句将消失了,如果非要说个期限,我希望是10年。
5、哪个说的这个也要我买哟!缺项漏项,是装修报价阴谋中的常用手法。有的是设计师故意的;有的是设计师由于经验不足无意识的;也有是双方交待不清、沟通不畅造成的。但总体来说,业主们都已经非常注意了,项目漏算的情况也越来越少。但是因为辅材范围只是个大框框,也比较模糊,一般只是指几个大类辅材的品牌,而一些小的并没有约定,如玻璃胶呀、勾缝剂呀、窗台石用的白水泥呀、泡砖用的盆呀、空开漏电保护呀、打空调也呀、安装用的膨胀螺丝呀、做保护用的报纸呀等等,虽说都值不了什么大钱,但签合同之前,装修方一般也不会明确出来,毕尽这些小项目多了看起涨眼睛,而且谈价的时候一般也会被“洗白”,所以等进场了再说,于是业主的这句质问使用频率也就越来越高了。
6、我这套房子装修要花好多钱?每个业主必问的问题,没必要再解释是为什么要问了。()只是想业主最好能在装修过程中涉及到的众多指标(施工项目、施工数量、材料、工艺、设计、售中售后服务)大致确定的情况下,再来问这句话,那将是最明智的选择。
7、你现在在哪里嘛?由于装修利润越来越薄,装修方不得不完成更多的量来维持自已的费用和赚取利润,所以工地的数量也相应增多,工地管理者的来回奔波、工人师傅的相叉施工都会导致有些与业主见面或沟通的时间错不开,“你现在在哪里?”便成了业主口中最常用的一句话了。奉劝装修方,安排与沟通工作一定要做扎实,毕尽事前的告之叫沟通,事后的告之叫狡辩,何必把双方都整得不开心嘛。
8、别个(邻居、朋友、专家)说是要恁个做,你们啷个恁个做耶?业主与装修方的信任度不是很牢靠的,毕尽黑心的装修方曝光率高了点,所以业主一直挣扎在信任与不信任的态度之间,本来由装修方来为自已进行服务算是信任了,但又一直怕被“黑整”,时时提防,事事担心,总拿别人的东西来对比自已的东西,于是又一句装修经典语言出现了。其实,事前了解清楚,多学多看,就没有这么多麻烦了。
9、这个(材料)要不要得哟?在js这个字眼遍布所有媒体的年代,业主对材料商的信任程度决对不会比装修方好到哪里去,怕价格高、怕质量差,但自已的经验又有限,寻求一种认同的答案是很能满足业主自身的成就感的,所以即使材料买回来了后,仍然是不停的问这句,询问对象从装修方到施工人员,亲朋好友到隔壁邻居等等。若能得到的回答是:“可以、一般、我喜欢”就满足了,或是:“安逸、霸道、舒服”那就是多透点资也心甘情愿了。
10、物管说保证金该你们交!前期合同谈判时,装修方一般会回避装修保证金的问题,而业主对此事前又不是很清楚,所以由甲方或乙方交纳只有是到了物管办理装修手续的时候才发现。而业主又是物管方的衣食父母,自然而然就会把装修保证金的交纳归在装修方上。但装修方因为利润渐薄、装修尾款等因素,再交纳物管所谓的装修保证金,显然不会乐意。业主也会因为装修费用的调配压力,也乐意让装修公司交纳保证金,由此,才产生了这名经典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