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演变农历正月为元月,到了清朝,寓意合家团圆。另外,元宵节的元是什么意思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元宵节的元指的是什么刘恒为庆祝胜利,
元宵节,“元”指第一、开始的意思,如每年1月称做元月;“宵”指夜,春宵、通宵。另外,这一天又叫上元节、灯节。每逢这天,许多人家都挂起五彩缤纷的花灯,而表示吉祥的食品“元宵”更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缺的美食。
农历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时,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
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史料记载的,公元前180年汉文帝刘恒与大臣周勃、陈平等平息了吕氏家族叛乱,这天恰是正月十五。刘恒为庆祝胜利,大赦天下,与民同乐,于是把这天定为元宵节,家家户户吃一种用糯米做成带馅的球形食物,寓意合家团圆。
另一种说法则是民间传说:春秋末年,楚昭王在归家途中发现江中漂浮着一个白色圆物,令人捞起后剖开,瓣红如胭脂,香味扑鼻,食之味道甘美。昭王令大臣请教孔子。孔子说:“此为浮萍果,得之者主复兴之兆。”这天正是正月十五,楚昭王大喜,令人以面粉按此果形状仿制后食之,以图圆满吉祥。从此,正月十五吃元宵流传下来。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元宵节美食——元宵大节日。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在古往今来中,不少文人在歌咏元宵节上写出了不少佳作,如明代唐寅的《元宵》:“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池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元宵节还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