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州牧乘机割据,当然,继承了传统史学的实录精神,《三国演义》赏析描写东汉末年,
在创作上,《三国演义》继承了传统史学的实录精神,七实三虚可以说是该书取材的基本原则,小说中虽有不少虚构成分,但大的历史事件皆取之于史册,主要人物的性格、经历也基本符合史实。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三国演义》赏析,欢迎阅读。
一、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巧妙结合
《三国演义》描写东汉末年,桓、灵二帝宠信宦官,致使朝纲大乱,政治腐败,黄巾军揭竿而起,四方州牧乘机割据,国家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成型,最后统一于晋。其中对于战争的场面、英雄与枭雄之间的斗争,以及各政治势力之间的勾心斗角,都有十分精彩的笔墨。当然,《三国演义》不是正史,所谓七分写实,三分虚构并非妄说,但是它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了正史。人们对三国时代的认知,大部分来自《三国演义》,而不是正史《三国志》。例如小说叙述关羽温酒斩华雄,其神勇的形象深植人心,而事实上斩华雄的并非关公,而是孙坚。又如诸葛亮借东风之事,正史并没有相关的记载,不过是小说的虚构而已。
《三国演义》在依据正史、博采传说的基础上加以创造,虚实结合,巧妙构思,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全书主干、框架是史实,而具体情节与人物性格多有虚构,例如三顾茅庐,《三国志诸葛亮传》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作者忠于三顾的史实,但其具体情节,则完全是根据传说虚构而成的。清人章学诚说《三国演义》七实三虚,这个比例不一定恰当,关键是作者将虚与实结合得十分巧妙,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有些地方更是做到化虚为实,人们宁可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
《三国演义》用依史以演义(李渔《三国志演义序》)的独特的文学样式,描写了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的近百年历史。依史,就是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对历史的事实有所认同,也有所选择,有所加工;演义,则渗透着作者主观的价值判断,用一种自认为理想的义,泾渭分明地去褒贬人物,重塑历史,评价是非。统观全书,作者显然是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这也就是《三国演义》的主旨。
二、主题
对这部小说的主题,专家学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学生用书基本上持拥刘反曹说。
《三国演义》把蜀国的刘备、诸葛亮、关羽等君臣作为理想中的政治道德观念的化身,是仁君、贤相、良将的典范,而把魏国的曹操等作为奸邪权诈、推行暴政的代表,至于孙吴方面只是陪衬而已,因而具有明显的拥刘反曹的倾向。在历史上,曹、刘孰为正统的问题,从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在正统的史学著作中,大致自朱熹的《通鉴纲目》起,一般都奉蜀国为正统,以魏、吴为僭国。至于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中,从来就有尊刘贬曹的倾向。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刘备是帝室胄裔,多少有点儿正统的血缘关系;二是刘备向来以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著称,容易被接受。特别是在宋元以来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人心思汉,正是当时汉族人民共同的心愿,因而将这位既是汉室宗亲,又能仁德及人的刘备树为仁君,奉为正统,是最能迎合大众的接受心理,符合广大民众的善良愿望的。